台灣這幾年來路跑風潮很盛,但這些賽事包括發送的跑衣、補給站的飲水塑膠杯都可能成為廢棄的塑料危機,以一場4000人的活動來說,最低攝取水量去計算下來,去年700多場路跑要消耗的塑膠水杯數量多達392萬個,另外跑衣紀念衫也粗估有300萬件,在全民瘋路跑的同時,也正在對環境產生威脅。
超馬好手陳彥博分享自身比賽經驗,吸引不少粉絲到場。
超馬好手陳彥博:「那時候爬上去山頂再下來,再爬上去山頂再下來,然後連續爬3趟半。」
跑步風潮崛起,以去年來說全台總共舉辦784板橋居酒屋場路跑活動,當於一天就有2場,而這些板橋居酒屋卻可能成為環境隱憂。
記者詹舒涵:「越來越多的馬拉松比賽還有等等的相關賽事,卻有可能造成一些無形中的浪費。像是去年的台北馬來說,只要參賽的話就會拿到我手中這一件,綠色的淺色的這樣子的一個參賽衣,如果你完賽的話,就會再拿到我手中這一件完賽衣;也就是說,我參加一次的馬拉松比賽會拿到2件排汗衫,但我真的穿的到這麼多嗎?所以現在台北的馬拉松打算要推行的是綠色環保的概念。」
捐贈發起跑者Stanley:「我當初可能自己以為可以板橋居酒屋1個月收1萬件,但沒想到1年只有3500件。」
一進到日本居酒屋除了會先上開胃菜一碟,店員也會給每一個人一條濕毛巾,日文叫 oshibori。有可能是冷的、也有可能是熱的,看當時的氣候而定,像最近冬天來臨,都會給熱的濕毛巾。 一般來說,濕毛巾是拿來給你擦手用的,擦臉你要也行,但個人不太建議,一方面形象不好,另一方面這些毛巾都是重複使用,每天晚上有公司收走,早上再送一批新的過來。雖然日本公司會清洗消毒的很乾淨,但我還是覺得不妥。擦脖子還算可以,我曾看過有日本人這樣做(不過是不帥的中年男子,笑),像是夏天很熱流汗,有些人就會這麼做。假設你沒有拿到濕毛巾,或想要多一條之類,都可以跟店員說 Oshibori kudasa。基本上,到日本居酒屋用餐時每個人至少都要點上一杯飲料,這是一種習慣,因為日本人來這邊最主要是為了喝酒,用餐其次,因此如果來只點餐點,然後享用隨附的免費開水、熱茶之類是有點奇怪。如果你不喝酒是沒關係,也可以點可樂、烏龍茶、可爾必思或烏龍茶之類。至於餐點就隨意,看要幾個都行。很多日本人到居酒屋時,都會先喊「Toriaezu nama」,意思就是從一杯啤酒開始,請店員先送一杯啤酒過來,這是非常道地的流程,如果你也是這樣,我相信他們一定認為你對這日本居酒屋文化有一定了解,會給你一個非常肯定的眼神唷。
坦言一切有待觀念推廣,但其實要改的不只是穿不完的跑衣。
環境資源部部長李應元:「如果大家不改變生活習慣,2050年塑膠袋、塑膠碎片比魚類還多。」
出席路跑活動,環境資源部部長也帶頭疾呼全民減塑,而這場路跑活動已經有6年歷史,從2年前開始提供民眾能夠重複使用的矽膠杯。一個個黃色矽膠杯使用醫療級矽膠,成本一個50元,取代了200個50元的拋棄式塑膠杯,以一場4000人賽事來說,比賽建議最低攝取水量150毫升計算,2017年784場就要消耗392萬多個杯子,而主辦單位認為跑者很願意配合減塑。
路跑主辦單位行銷公關經理彭龍儀:「我們也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有跑者不習慣我們沒有提供瓶裝水、塑膠瓶裝水,可是我覺得經過說明之後,大家都能夠了解跟接受。」
全民瘋路跑卻瘋出廢棄危機,在尋求健康運動之餘,別忘了讓環境健康同步跟著開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