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才剛開始就添2死板橋居酒屋!疾管署今公布,2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均感染H1N1,且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分別為北部60多歲女性(有糖尿病史)及南部8歲女童,2人10月中旬發病,並於發病後2天內不幸死亡。
根據疾管署統計顯示,國內今年自10月1日起累計4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感染型別以H3N2為多(29例,佔6板橋居酒屋0%);2例感染H1N1個案死亡。依各國衛生部公布之流感疫情最新報告顯示,近期北半球疫情仍板橋居酒屋處低水平,惟加拿大流感活動度已超過流行閾值;各國檢出病毒型別以H1N1為主。
疾管署指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自開打以來,截至11月4日接種數約270萬劑(去年同期238萬劑);疾管署強調,50歲以上民眾、6個月以上至學齡前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為流感高危險群,一旦感染流感病程演變相當快速,較常見的危險徵兆包括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因此籲請符合公費條件者應把握機會儘速完成接種,以降低流感併發重症的風險。
台灣的居酒屋最常見的下酒菜就是毛豆、拌豆腐跟蠶豆,但在日本可就非常豐富了,其實每個地方的居酒屋都有屬於當地最本土的風味,從一碟碟的下酒菜就可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文化風景,像在關東地區的居酒屋就會用地方的特產,例如像福岡縣的「辣明太子」(用鹽和辣椒醬醃製而成的鱈魚卵)、北海道的「松前漬」(用魷魚絲、昆布做成的醃漬物)、沖繩縣的海葡萄(深層海水中的神奇海藻)、高知縣的「酒盜」(用鹽或者醬油醃製而成的海鮮內臟)等等冷菜。所以這邊要給個小忠告,如果你今天是喊餓的人,千萬不要輕易走進一家居酒屋,不僅對你來說貴又吃不飽,全是酒的配角,還不如去拉麵店或壽司店好好填飽肚子吧!但現在國內的居酒屋大部分的菜色都非常豐富,只是每一家居酒屋的菜單都不一樣,所以一定要先事先看一下菜單,才不會到了之後發現沒有可以溫飽的餐點。像我之前如果想要認識一位日本人,一定直接約他去居酒屋,表面上一板一眼的他,私下的性情到底如何,一喝便能得知,真的屢試不爽,而且很快就可以拉近彼此關係。在日本最常見就是U型吧檯、榻榻米坐墊式、站立式、桌椅式的,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特色,而且我常去的那家,老闆都會記得我的喜好,我覺得那種默契感讓我感覺很親切,有種回家的感覺,而且也可以適時地幫我做料理的調整,真的是我為什麼會那麼愛居酒屋。
國內整體流感疫情雖處低度流行,不過上週就診人次較前一週微幅上升。疾管署提到,近期發生的2起流感疫苗外觀異常通報經研判屬單一事件,賽諾菲「R3J803V(外盒批號)」及國光「FKAE1802」批號疫苗均已停用;目前市面上的流感疫苗安全無虞,民眾可放心接種。由於流感病毒傳播力強,感染後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再次呼籲符合公費條件的民眾應儘速接種流感疫苗,防範流感病毒威脅。
此外,校園流感疫苗已於11月1日起陸續開打,疾管署提醒,家長應鼓勵家中符合接種資格的學子踴躍接種,以提升群體免疫力,間接保護周遭親友健康。
每一家居酒屋都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啤酒外,特色日本酒也是不可少的,而烤肉串、烤花枝、炸雞塊、煎蛋捲等也是常見的日式下酒菜。居酒屋就是讓日常生活中充滿壓力的日本人可以在下班後能夠紓解一天緊張的心情,私下和同事、朋友聯絡感情的地方,入夜後許多居酒屋店裡經常是人聲鼎沸,大家非常解放輕鬆,通常店員會在客人入座時,在點菜前就會先遞上飲料菜單詢問需要什麼飲品,大部分的日本人習慣先點一杯啤酒,不僅是因為啤酒的酒精濃度低、上桌速度快,也是因為日本人習慣在聚會前先乾杯一次,才表示這次的聚會正式開始喔!是不是很有趣,如果你是不喝酒的話,也有碳酸飲料、果汁等無酒精飲料可以選擇,覺得非常貼心。雖然大部分的居酒屋多半沒有硬性規定低消是一杯飲料,不過每人一杯飲品則是居酒屋不成文的規則,如果需要開水的話,也可以請店員給一杯「お水(omizu)」、「お冷(ohiya)」。點完餐後的第一個開胃小菜是必須收費的,即便不吃也沒辦法退。該道小菜金額大約會是幾百日圓上下,可以想成是居酒屋的入場費,建議在預算考量上也可以抓得稍微寬鬆一點,以免結帳時產生誤會。
留言列表